預處理系統

簡介

污水預處理是污水進入傳統的沉淀、生物等處理之前根據后續處理流程對水質的要求而設置的預處理設施,是污水處理廠的咽喉。對于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廠和污染源內分散污水處理廠,預處理主要包括格柵、篩網、沉砂池、砂水分離器等處理設施。

污水預處理原理

(一)混凝

一般認為混凝由凝聚和絮凝兩個過程組成。凝聚主要是指膠體被壓縮雙電層后脫穩的過程;絮凝主要是指膠體脫穩以后凝結成大顆粒絮體的過程。

混凝機理主要有:

(1)雙電層壓縮機理:當向溶液投加電解質,使溶液中離子濃度升高,則擴散層的厚度將減小。當兩個膠粒互相接近時,由于擴散層厚度減小,ζ電位降低,因此他們互相排斥的力就減小了,膠粒得以迅速凝聚。

(2)吸附電中和作用機理:吸附電中和作用指膠粒表面對帶異號電荷的部位有強烈的吸附作用,由于這種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電荷,減少了靜電斥力,因而容易與其他顆粒接近而互相吸附。

(3)吸附架橋作用機理:吸附架橋作用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質與膠粒相互吸附,但膠粒與膠粒本身并不直接接觸,而使膠粒凝聚為大的絮凝體。

(4)沉淀物網捕機理:當金屬鹽或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作混凝劑,投加量大得足以迅速形成金屬氫氧化物或金屬碳酸鹽沉淀物時,水中的膠粒可被這些沉淀物在形成時所網捕。

(二)沉淀

(1)固體顆粒在沉淀過程中單個獨立完成且沉速不變。

(2)混凝沉淀:固體顆粒在沉降過程中互相撞擊凝結,顆粒粒徑和沉速均逐漸變大。

(3)成層沉淀:固體顆粒在沉降過程中保持相對位置不變并整體下沉。

(4)壓縮沉淀:固體顆粒在沉降過程中靠重力壓縮下層顆粒,下層顆粒間隙中的水被擠壓流出。

沉淀池類型及特點

類別
適用條件優點缺點
平流式沉淀池

1、適用于地下水位較高及抵制較差的地區

2、適用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

1、構造簡單,造價低

2、對水質水量變化的適應性強

1、占地面積大,排泥困難

2、采用機械排泥時,各設備浸于水中,易銹蝕

幅流失沉淀池

1、適用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

2、適用于大、中型污水處理廠

1、處理容量大,對水量變化的適應性強

2、已有定型的排泥設備,管理較簡單

1、池水水流速度不穩定

2、排泥機械造價高,且較為復雜,對施工要求較高

豎流失沉淀池1、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廠

1、占地面積小

2、排泥方便且管理簡單

1、池深,池徑不宜太大,池底為錐形,施工較困難

2、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適應能力較差

3、造價較高

斜管沉淀池

1、給水處理

2、污水隔油池

1、占地面積小,沉淀面積變大,水深降低, 產水量增加

2、分離效率高

1、停留時間短,緩沖能力差,對混凝要求高

2、耗材,造價高,排泥困難。


氣浮法

(1)溶氣氣浮(DAF)

溶氣氣浮(DAF)是氣浮的一種,它利用水在不同壓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對全部或部分待處理(或處理后)的水進行加壓并加氣,增加水的空氣溶解量,通入加過混凝劑的水中,在常壓情況下釋放,空氣析出形成小氣泡,粘附在雜質絮粒上,造成絮粒整體密度小于水而上升,從而使固液分離。

(2)渦凹氣浮(CAF)

渦凹氣浮(CAF)系統是水處理設備,也是美國商務部推薦技術。CAF是專門為去除工業和城市污水中的油脂、膠狀物及固體懸浮物(SS)而設計的系統。

化纖廢水預處理

在化纖廢水預處理系統中,由于化纖廢水呈酸性或堿性,所以在處理前須中和,調節PH值至中性,一般對酸性廢水加堿中和,對堿性廢水加酸中和,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采用酸堿廢水混合中和。廢水經pH調節后,需進行預處理去除SS及油類物質,如利用氣浮除油、混凝沉淀除懸浮物。預處理過程能使廢水的可生化性提高。經預處理后的廢水進人生物處理單元,大部分的雜質及其它污染物質得到去除。

造紙廢水預處理

造紙工業所產生的廢水具有種類繁多、水量大、污染物含量高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來源于制漿及造紙各個工藝環節中,其物理性質及污染物的濃度各不相同,針對廢水的特征確定相關的處理工藝,當前用于造紙工業廢水預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沉淀、氣浮、吸附、膜分離、好氧生物、厭氧生物等處理方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廢水都需要進行預處理,預處理主要是為了整治廢水水質,以便滿足各工藝的進水要求。

提高廢水處理的整體效果,確保整個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因此預處理在造紙工業廢水處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造紙工業廢水處理中的預處理可分為廠內預處理和廠外預處理,廠內預處理主要是對白水中的紙漿進行回收,常采用過濾氣浮等進行回收利用,能夠避免大量的紙漿進入廢水處理系統中,既提高了紙漿的得率又節約了廢水處理的成本;廠外預處理主要是為了保證進入物化、生化等處理系統的廢水能夠滿足工藝要求,能夠使系統穩定運行。

預處理工藝主要有:格柵、篩網、纖維回收系統、調節水量及水質、等工藝組成。可根據不同的造紙工業廢水水質采取不同的預處理手段,去除一部分污染物,修整廢水水質,使整個廢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得到完善。

醫院廢水預處理技術

醫院污水的成分十分復雜,危害性也很大。其來源主要是醫院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菌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醫院污水,不經過處理排放進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環境水體,往往會造成水體的污染,引發各種病例及傳染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在醫院的污水預處理系統的水泵前宜設置格柵,格柵井與調節池可合建。傳染病醫院選用自動機械格柵、普通醫院選用自動機械格柵。格柵井應密閉,設置通風罩,收集廢氣以進行集中處理;柵渣與污水處理產生污泥等一同集中處理,外運焚燒。可采用巴氏蒸汽或投加石灰等方式。醫院污水處理應設調節池,連續運行時,其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30~40%計算。間歇運行時,其容積按工藝運行周期計算。調節池宜分二組,每組按50%的水量計算。調節池應采用封閉結構,設排風口,防沉淀措施宜采用水下攪拌方式。調節池產生污泥定期清淘,與污水處理產生污泥一同處理。

如何評價污水處理廠預處理系統運行效果

評價預處理系統運行的效果主要看水質經過預處理段后,是否達到的設計的要求和標準。例如:預處理段有格柵、沉砂池等工藝設施去除懸浮物,那么進水和預處理段的出水間的懸浮物去除率就是一個考核參數。同樣的,預處理段設計中提到的參數均可作為評價的標準。

另外:一個多方面的運行效果評價,還應包括該工藝段的工藝設備運行的狀況,藥劑消耗,管理方法,人員操作等內容。

適用范圍

1、凈水處理:生活用水、工業用水;

2、城市污水處理;

3、工業廢水、污水、污泥的處理及污水中某些渣質回收等;

4、對某些處理難度大的工業污水,以PAC為母體,摻入其他藥劑,調配成復合PAC,處理污水能得到顯著的效果。